每年的9月是我国的“脑健康月”,9月16日是“中国脑健康日”,而同月的21日是“世界老年痴呆日”。一个月出现两个关于脑健康的日子,可见其受关注和重视的程度。
"健康行动,从脑开始”
大脑是身体的“司令部”,人们的记忆、睡眠、运动、语言、感官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大脑的参与。
在所有疾病中,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是最高的,其中70%以上都留下各种各样的后遗症。脑中风具有高发病率、高致残率、高死亡率、高复发率等特点,是我国成人致死、致残的首位病因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全世界每6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或因脑卒中而永久致残。因此,关注脑健康显得尤为重要。
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,特别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,具有高患病率、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。
根据国内的数据,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每年的直接医疗费用为1300多亿,占我国医疗总费用的22%;每10例死亡病例中有4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。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、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、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因素,高血压病、高脂血症、糖尿病、高尿酸血症、肥胖等人群逐渐增多。
1991年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为13%, 2015年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为33%,呈现明显升高趋势。
1.脑血管疾病有哪些?
分为急性脑血管病和慢性脑血管病两种
急性脑血管病又称卒中或中风,是指急性起病,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。
急性脑血管病按其病变性质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。前者常见的疾病包括脑梗死(脑血栓形成、脑栓塞、腔隙性梗死等)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,后者多见的则有脑出血、蛛网膜下腔出血等。
慢性脑血管病起病隐匿,逐渐进展,如脑动脉硬化症和血管性痴呆等。脑血管病以动脉病变为多,但也有静脉发病者,如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。
2.脑病年轻化趋势
以往人们总认为脑类疾病,是属于老年人的专属。可随着现代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,职场人常年熬夜、作息不规律、工作压力大、缺乏运动、饮食不均衡等原因,导致脑类疾病越来越偏爱职场中的年轻人,40多岁甚至二三十岁的患者所占比例在逐渐升高。
3.损害大脑健康的杀手有哪些?
1.长期吸烟、酗酒。我们一贯认为吸烟会引起肺部损伤,但是对于血管、神经细胞的损害也是巨大的。吸烟会导致脑中风、老年痴呆症,加速大脑衰老。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中毒性脑病,损伤智力。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,还会诱发脑血管意外。
2.作息不规律。睡眠是消除和缓解疲劳的最主要方式。长期睡眠不足,会引起人体内分泌、激素水平的紊乱,引起即时的反应能力和记忆力下降,同时也会引起免疫系统能力的下降,给病毒、细菌有可乘之机,正如中医所讲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;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。
3.寡言少语,恐于社交。独处往往容易引起情志疾病,有度的社交不仅能够丰富生活,也有利于大脑的发育以及保持智能,防止大脑“生锈”。
4.饮食不规律。食物是能量的基本来源,暴饮暴食、饮食偏食容易引起代谢异常,饮食缺乏,容易引起功能不足,均会引起脑部衰退的改变。
4.如何保护脑健康?
充足睡眠
随着经济的发展,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,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睡眠障碍,据研究显示,全球成年人中有60%以上存在睡眠问题,1/4的成年人失眠。“睡得晚”、“睡不着”、“睡不够”等一系列睡眠问题正困扰着当代人,现代睡眠危机越来越严重。
对于大脑健康而言,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很可能就是睡上一个好觉。睡眠过程中,大脑对能量的利用减少,处于修复状态,移除不需要的废物,替换白天使用殆尽的ATP能量来源。
有氧运动
一般而言,对心脏有益的生活方式往往对大脑也有益。调查研究显示,有氧运动有助于大脑健康。在有氧运动的帮助下,大脑血流量增加,促进氧气的运输以及二氧化碳与代谢废物的移除。能够改善认知功能、减轻老年人的全脑萎缩、提高幸福感、减少抑郁、增强精力等。
日常减压
医学研究表明:过大的压力会让人产生不快乐、抑郁、焦虑、痛苦、不满、悲观以及闷闷不乐的感觉,觉得生活毫无情趣,自制力下降,突然发怒、流泪或是大笑,独立工作能力下降一系列的反常行为。长此以往,会造成各种精神障碍,睡眠障碍。所以日常减压才能让我们精神心理更加健康。
健康饮食
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,营养均衡是越来越多人追求的理念。健康的饮食主要包括全麦、新鲜水果及蔬菜、新鲜鱼类、坚果、不饱和脂肪酸(包括Ω-3脂肪酸)等。草莓、蓝莓、黑莓等富含具有抗氧化及抗炎效应的花青素,对大脑具有保护作用。维生素B6、B12、维生素C、铁、钙等是搭建大脑的“必需模块”。如果缺乏这些营养素,将会造成大脑学习能力下降,因此必须保证全面均衡膳食。
思考学习
古人有云:“活到老,学到老!”人体器官的功能都是用进废退,大脑也一样。如果经常不动脑思考就很容易造成大脑的状态不佳,产生记忆下降等问题。因此要保持良好的用脑习惯,多思考,多学习。坚持每天学习,读书看报,培养兴趣爱好,锻炼思维能力。
但如果不幸真的患上了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,我们需抓紧就医,遵循医嘱,做好康复治疗,病患及家属需保持良好心态,积极面对!
上一条:关注人口老龄化,关注养老康复